隨著展示行業不斷發展,各種類型的展館展廳逐漸被建成,較為常見的便是企業展廳、科技展廳等,而有些地區或城市為了提高公眾的文化知識素養,會建立科普展館展廳,科普展廳主要是圍繞某個特定的主題進行知識內容的傳播,例如天文科普館、消防安全科普展廳等,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科普教育展廳怎樣設計比較好:
科普教育類展廳本質上以幫助觀眾增長見識、學習技能為主要目的,設計過程中通常采用“理論解析+實踐體驗”的形式進行布展,所以會采用動態和靜態展示相結合的方案,將展板設計與多媒體相融合,實現信息的良性傳播。
關于科普教育類展廳的展示順序設計,可以按照展廳主題性質,遵循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進行布展。這里以海洋科普館舉例,先介紹某地區海洋形成早期生物特征及其地質變化,隨后從氣候環境、生物體系等方面做講解,當地的民風習俗也可以作為拓展延伸適當加進去。
展示形式上,可采用數字化手段,如數字沙盤、AR、互動投影、動感影院等多媒體設備,在進行展品、展項的選擇工作時,主要選擇符合主體觀眾心理、生理及認知特性內容的展品、展項,站在觀眾的角度考慮其所需的各類知識內容及其喜聞樂見的展示形式,務求極大限度滿足觀眾求知與求樂需求。
以上便是科普教育展廳可以遵循的原則及方案,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僅為展廳渲染科技感的氛圍,還利用互動形式為參觀者提供趣味性的參觀體驗,讓他們在展廳中學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