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軟包裝企業在聽我介紹軟件系統時,會問到你們系統里有采購比價功能嗎。我的答復一般先是驚訝的問到什么是采購比價,然后答案是"對不起,沒有這項功能,也不會開發這項功能。"
為什么我們不做采購比價管理?
先說說什么是采購比價,就是在買原材料前,采購人員要先調研一番,了解三家以上的供應商的報價信息,并記錄下來,然后是給最便宜的那家供應商下采購訂單,或者是把比價報告 交給領導審批,讓領導決定。這種做法出發點肯定是很好的,每個人都想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不想當冤大頭。但是這個想法為什么在軟包裝行業的采購管理這里不那么適用呢?
我們知道,軟包裝行業是非常成熟的制造業,每一年雖然不斷有新材料問世,但是總體而言每一家軟包裝企業所需要的絕大多數原輔材料都是常規、成熟產品,都存在于市場上多年了。進 一步講,這些原輔材料供應商所用的原輔材料也都是來自成熟市場。這就意味著,本質上而言,材料價格、加工費等都是透明的。例如膜這種主料,包括PE膜在內,產品配方也沒有那么復雜, 加工過程又遠沒有軟包裝這么復雜,基本上就是拌料和制膜兩道工序,成品的包裝材料也是可計算的,運費也是市場通行價格。把這些主要的價格影響因素考慮好,那么如果粒子配方使用相同或 者類似的,運輸距離接近,各家膜產品供應商的價格相差無幾;如果價格有超過100元/噸的差距,那么就應該仔細想想背后的原因了。同樣的分析也可以 適用到油墨、粘合劑上面,這些輔材制造所用的原材料也屬于大宗商品,價格也是透明的,如果有誘惑人的價格差距,也應該仔細想想背后的原因了。
但是這價格分析不是本文的目的。我們從專業書上都可以了解到,評價優秀的采購管理的幾個條件分別是質量穩定、交貨準時、數量準確、價格合理等,優秀的采購 管理從來不會把價格評比放在第一位。
現代企業管理講求的是大供應鏈合作,也就是產業鏈上下游各個企業間的協同合作,合作研發、物資供應協同、質量管控協同等,共同面對個性化市場需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 以往那種簡單的采購管理遠遠滿足不了。每一家成功的企業,都離不開供應商的積極支持,所以 軟包裝企業要根據自己產品的市場定位,尋求適合的對應原輔材料的供應商,向戰略合作方向發展,最終與一些供應商結成戰略同盟伙伴關系。
為什么與供應商結成同盟關系很重要,因為每一種重要的原輔材料最重要的是使用績效(可以按照員工績效來理解),要想完全發揮原料的績效,是需要供應商積極配合的, 因為他們更懂得物料如何最佳使用。原料的采購價格不是核心,原料的使用成本才是核心。軟包裝企業針對自己的產品定位,都可以找到匹配的供應商,跟他們建立起真誠的同盟關系, 借用他們的力量來強化自己產品的競爭優勢。不一定就是價格最貴的原料就一定好,也不一定價格便宜的原料就一定使用成本低,最適合自己產品定位的才是使用成本最恰當的。
當與供應商建立起同盟互信關系后,不僅交貨期、價格、付款條件等都可以協商出較好的合約,而且供應商還可能會提供更重要的工藝數據,而這個則是軟包裝企業控制市場過程和產品 質量的非常重要的要素。 未來工藝數字化管控會越來越重要,穩定的貨源意味著穩定的原料工藝參數,生產過程中的摸不著頭腦的意外就會降低發生的概率。
采購比價功能只需要一天的軟件開發工作量,但是我們不提供,因為它是違背企業運營管理中的效率管理原則的。
上一篇:數字印刷和傳統印刷大“PK”
Copyright © 2013-2021. 東莞市華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9092611號-2 網站地圖